方便快捷订购本站上的所有书刊。
精选优秀少儿书刊!
您的位置: 首页 > 教育园地 >
为什么我们会对自己的孩子失去耐心
来源于:搜狐网 作者: 上传时间:2014-11-04 点击数:20557

       保持耐心,对于每个妈妈来说,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。

谁都想做一个很有风度、很有涵养的妈妈,但太多的理由又使我们常常事与愿违。就让我们来找找看,是哪些因素在干扰着我们的耐心——

       干扰因素1:父母的性情使然

       我对自己的性情是很有自知之明的,熊壮壮出生前我就预言,自己会跟蜡笔小新的妈妈差不多——最多温柔地提醒孩子三次,之后便是声色俱厉了。

所以我一直都很控制自己,但孩子在一天天长大,有时他真的是在故意跟我作对了。每每遇到这种情况,我就不由得怒火中烧。

       有一天早晨,小家伙显然没有睡够,大概所有的妈妈都能了解,把没有睡够的宝宝叫起来上幼儿园是一件多么令人糟心的事。

       我一直都耐着性子,忍着,由着他瞎折腾,我自己先穿好衣服,再拉开窗帘,他终于爆发了。“把窗帘拉回去!拉回去!”我还是决定将就他,先哄着他起来是最重要的,便把窗帘又拉回去。“不对!拉成跟刚才的一样!”小“暴君”开始提无理要求。我还是试着又拉了几下,可怎么也不能让“暴君”满意,这根本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几次三番之后,我也终于怒了。小“暴君”大哭大喊起来,他越哭我的火气越大,最后,我觉得自己完全失控了,我们母子俩各哭各的,各喊各的,互相推波助澜。

这件事给我的教训太大了。人的情绪是很容易被激化的,我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,就使熊壮壮的情绪更加恶化,事情只能向着更糟糕的方向发展。父母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人,如果父母自身总是难以控制好情绪,孩子自然也会急躁、脾气大。

        抗干扰法——制怒

       首先要明确一点,孩子随时可能惹我们生气,但我们生气发火就能让孩子不淘气了吗?答案往往是否定的,因为我们一发火,就把自己完全摆在了孩子的对立面,他不跟你作对才怪呢!

       但这并不是说我们不可以生气,谁都有生气的权利,不必为此感到内疚或羞愧,在不侵犯孩子自尊的前提下,我们也有必要表达出自己气愤的心情,只不过,这种表达不是毫无控制的渲泻。

       我们可以先深吸一口气,让自己的语气严厉却能保持平稳,然后明明白白地告诉孩子:“你这样做是我不愿意看到的。”如果类似的话和严肃的表情无济于事,还可以进一步表达我们的心情:“我已经很生气了!”有时,孩子听到这样的话会停下来,有时还需要我们继续说明生气的原因以及你担心的后果等等,比如“吃饭的时候玩玩具是不对的”、“把球往镜子上扔会伤到你自己”。

       这样,我们既能表达生气的心情,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孩子起到震摄作用,总比大发雷霆两败俱伤的后果要好很多。

       干扰因素2:孩子的性情使然

       在幼儿园做活动时,遇到一个小男孩,总是笑呵呵的,动作奇慢,吃饭、穿衣……任何事情在班里都是最后一个做完。最可爱的是,他午睡起来穿衣服,老师在一旁不断地提醒:“天天,动作快点,小心感冒了。”他也非常顺从地回应:“我是得快点儿了!我这就快!”其实,他手里还是那么慢。我差点儿笑喷了。

据说,他妈妈每天早上都要冲着他连喊带叫,一路怒气冲天地来上幼儿园。也不知道他是习以为常了,还是天性就这么乐天,慢也就罢了,还那么一副笑呵呵、满不在乎的表情,这简直就是火上浇油,他妈妈心中的郁闷可想而知。

       这样无奈的父母还有很多,自己精明能干,偏偏生了个慢性子的孩子。于是,孩子干什么事看着都着急,都要上火。而像天天那般神经坚强的孩子毕竟是少数,大多数慢性子的孩子会因为父母经常发火而无所适从。

       抗干扰法——因材施教

       在我们的概念中,“慢性子”一向是被定义为缺点的。那么,与之相对应的“急性子”就是优点吗?性格没有好坏之分,只有优势、劣势之说。比如永远速度倒数第一的天天,叠得被子是最整齐的,衣服从来不会穿错,他吃过的饭碗总是干干净净……

但父母往往忽略优势,认为孩子表现好都是正常的,不值得特意表扬,而那些劣势因为会对我们的生活会造成一些影响,比如慢性子的孩子可能比较“磨蹭”,让忙碌的早晨变得更加紧张,所以,就会放大劣势,继而否定这一类型的性格。

       如果换一种方式来对待这些慢性子的孩子,顺应孩子的性格,因材施教,情况应该会有所好转。比如把起床的提前十分钟,给他留出一丝不苟完成洗漱的时间;在充分肯定他衣服穿得好的前提下,训练他的动作能力,熟练了,速度自然就会加快。

       无论上天赐予我们一个什么样的孩子,我们都应该无条件全部接受。性情是很难改变的,这是成人的共识。在生活中、工作中,我们都学会了用不同的方式对待不同性情的人,为什么不能运用这些人际关系中的规律来对待自己的孩子呢?

       干扰因素3:身心俱疲的父母

       想想我们通常会在什么情况下对孩子失去耐心,大发脾气?相信多数父母的回答是:最累的时候。是啊,倘若拖着身心俱疲的身体下班回到家,却要面对无法无天的小魔头,谁还会有好脾气?

人在压力之下是不会有好心情的,而孩子就是那个最容易撞到枪口上的人。他们单纯的心灵理解不了父母的辛苦,他们是最“自私”的,完全活在自我的世界里。“妈妈回家了,就得陪我玩”,这是他们理所当然的逻辑。可如果孩子盼了一天,迎回来的总是一个不耐烦的妈妈,对他来说,就是一种伤害;而妈妈也总是心怀愧疚,这样的亲子关系一定会出问题。

       抗干扰法——分解压力

       职业女性必然要面对家庭与事业的两难命题。接受这个现实,然后想办法分解自己的压力,才能使生活保持相对平衡。

       一般家庭,都会有人来帮助年轻父母带孩子,或者是父母亲戚,或者是保姆月嫂,所以,妈妈要明确自己的家庭定位和母亲的职责。虽然直接照顾孩子对于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很重要,但在客观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,所有吃喝拉撒的琐事都可以交给别人去做,妈妈就是那个给孩子爱抚、陪他游戏的人。让孩子想起妈妈就觉得快乐,和妈妈在一起是一天中最盼望最快乐的时光,这样的母亲就是称职的。

       每个人都可以安排自己的人生。当我认为必须亲自抚养儿子时,我辞职了。有人说我这样做不值得,可我并没有感到这是一种牺牲,相反,我相信上大学时老师的一句话:“你在孩子最初的三年里付出了,以后就会轻松三十年。”而且,我也会安排好自己以后的人生。